随着社会对煤矿资源需求及国家要求的提高,企业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,逐渐开始安装多个矿用系统来进行生产监管。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作为矿山需要安装的六大系统之一,不仅能够进行人员监管,避免不安全的操作行为,还能在发生灾害时及时替工救援信息,在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方面意义重大。
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,基于RFID技术的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应用广泛。山东新云鹏KJ271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具有具有安装方便、实时无线通信、定位精度高、成本低等优点,能够很好得适应井下环境,实现人员的实时定位、掌握其活动轨迹,实现矿山资源的合理配置。
系统主要由地面管理中心、井下读卡器、电子标签、通信设备及各类传感器组成。地面管理中心由数据管理系统和通信服务器组成,负责整个定位系统的管理和控制,记录人员的位置、时间和移动情况。读卡器安装在井下,以读取电子标签信息。电子标签用于存储被识别对象的信息,下井人员需随身携带。
当人员进入读卡器监视区域时,电子标签被激活并向周围的读取器发送信号。根据读写器的位置判断标签的近似位置,然后根据接收信号的回波强度,采用相应的算法进一步准确定位标签位置。
1.生产调度
系统通过在地面建立生产调度中心,调度中心可以对井下人员和车辆的集中调度进行监控,实时动态地显示其状态、分布和运行轨迹,并对人员逗留的发生进行预警和自我控制,实现矿井管理与控制的一体化,实现远程管理。
2.应急救援
当井下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,他们可以按下标记卡上的“求救”按钮并发出求救命令。在灾后救援过程中,救援人员可以根据地下人员、车辆和设备的定位信息,快速了解相关人员的位置,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,大大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,节约救援资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