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用人员精确定位系统主要实现井下人员及设备安全监测工作。在坑道、作业面的交叉道口安装监控节点和读写器,具体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和要实现的功能要求而定,并且将它们通过网络布线和地面的监控计算机联网。入井工作人员按照要求佩戴安装电子标签的腰带,或佩戴装有电子标签的安全帽。RFID读写器通过固定频率的射频载波向电子标签传送信号,电子标签(工作人员随身佩戴)进入读写器的天线工作区域后被激活,并将载有个人信息的射频信号经卡内收发模块发射出去;读写器天线接收到电子标签发来的射频信号,经过处理后,提取出个人信息,通过现场总线送至井上监控中心,记录井下工作人员经过地点、时间、活动轨迹等实时信息,还可自动生成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等方面的报表资料,。同时把它显示在显示屏上,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显示屏上的分布示意图点击井下某一位置,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。另外,一旦井下发生事故,可根据计算机中的人员分布信息马上查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情况,然后再用特殊的探测器在事故处进一步确定人员位置,以便帮助营救人员准确快速的营救被困人员。
1、考勤管理功能:通过操作平台专用管理软件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、井下停留时间等信息分类统计,便于考核,实现工作人员的考勤统计管理功能和有关报表的打印。
2、安全保障功能:矿用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根据数据库中储存下来的历史数据信息,可迅速知道井下人员及重要设 备的分布情况,一旦出现矿井灾难,可对现场被困人员进行定位和搜寻,便于有效救护。
3、生产调度功能:通过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,可以查询井下人员分布情况并根据需要迅速进行人员调配,实现井下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4、信息联网功能:作为整个煤矿的信息网的一部分,可以提供功能完善的数据库,随时调用该煤矿在一段时间内相关人员以及设备的统计数据,以利于科学研究和对人员设备等进行管理。
5、禁区报警功能:对于指定的禁区,如果有人员进入,实时声音报警,显示进入禁区的人员人员轨迹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