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》明确规定,要求煤矿企业2011年底前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,全国各煤矿都按此要求进行了安装建设。
矿用人员精确定位正式写入2016版《煤矿安全规程》作为部门规章确定下来。
从日常的煤矿安全监察发现,使用情况并不乐观,问题相当普遍。表现在:一是漏卡现象严重。下井人数与系统记录人数不一致;二是发生故障不能及时修复。无论是读卡器还是识别卡,或者是系统计算机,一旦发生故障,只能等厂家或专业人员来修复,导致系统常常中断;三是没有按规定安装读卡器或入井人员不按规定携带识别卡。多数矿井没有按规定安设读卡器,只是应付安装;四是监控系统记录数据丢失。有的矿井数据只保存几天;五是各种记录不全。特别是故障处理和人员异常信息没有相应处理记录。
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:一是煤矿重视不够。多数煤矿认为只要安装了就万事大吉,是否正常使用就不管了;二是没有像瓦斯监测系统样进行系统培训。煤矿瓦斯监控系统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曾经进行多年培训,并作为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。但是,人员监测系统从未进行过相关培训,无论是作业人员还是管理人员,包括监管监察人员,对此都较为陌生;三是煤矿缺乏专业维护人员。人员监测系统是电子技术、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综合体,多数煤矿电工不熟悉,专业人员相当缺乏;四是当时盲目上系统完成任务,选购的产品不成熟;五是生产厂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存在问题。
因此,煤矿企业应重视
矿用人员精确定位的建设,并加强管理,不合格的系统及时给予淘汰,有关部门也应加强此方面的培训工作。只有这样,才能管好用好矿用人员精确定位,发挥其应有的作用,为安全生产服务。